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历史上,茶叶作为贡品出现的比较早

[复制链接]

7289

主题

7289

帖子

2万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21917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nvnmoryp 发表于 2022-9-19 17:48:21
69 0
汗青上,茶叶作为贡品呈现的比力早

贡,有向帝王贡献物品之意。顾名思义,贡茶就是贡献给天子的茶。汗青上,茶叶作为贡品呈现的比力早。据《华阳国志·巴志》记录,早在周武王伐封以后,巴蜀所产茶叶,即已列为各部族首级朝见时所带贡品。宋人寇宗爽((本草衍义》卷十四所记录的“晋温娇上表,贡茶千斤,茗三百斤。”xxxxx说的是晋代贡茶的事。到唐朝宗大历五年(公元770年),贡茶作为一种轨制被确立下来,而且还设立了专门的贡茶院,贡茶院须依照朝廷划定,每一年向朝廷纳贡必定数目的贡茶。唐朝贡茶以“顾诸紫笋”为代表,产于浙江与常州交壤处的顾诸山上,因山而得名。到了宋朝,贡茶轨制口趋完整,贡茶地域逐步扩展,福建建安茶“异军崛起”跃入贡茶行列,与顾诸茶不相上下,后又逐步占取主导职位地方。在陆羽的《茶经》中固然仅仅是因产茶而被一笔带过的建安(《茶经》中称“建州”),在宋朝却又因茶而出尽了风头。



福建在宋朝是首要的贡茶产区,而建安则是此中闻名的产茶地之一,陆游入闽担当茶官,丰硕的经历使他把握了贡茶的很多第一手资料。在解读陆游茶诗的进程中,咱们可以发明此中流露着很多关于宋朝贡茶的信息,下面就让咱们跟从陆游的茶诗去逐一探寻之。

唐朝贡茶有专门的制造所—贡茶院,那时以顾诸贡茶院为主,那边所产的紫笋茶是唐朝的御用珍品贡茶。顾诸贡茶院位于湖州长兴与常州义兴(今宜兴)交壤处的顾诸山上,每逢茶叶采摘季候,朝廷都要耗资令媛,招募数万役工,袁高《焙贡顾诸茶》(别名《茶山诗》)中“动辄令媛费”与唐朝李吉甫《元和郡县图志》中“役工三万,累月方毕”,都阐明了其出产范围之大、耗资之巨。



到了宋朝,除保存顾诸贡茶院外,又在福建建安置立了专门采制贡茶的场合,其范围也大大跨越了顾诸。建安就是如今福建的建瓯县,其境内建溪两岸和凤凰山麓都是盛产优良茶叶的处所。宋人称造茶之所为“茶焙”,称采制贡茶的茶焙为“龙焙”,顾名思义,那是为皇帝造茶;说得更宽一点就是为朝廷造茶。关于这些,在陆游的茶诗中多有说起,如《客意》一诗:山行曳杖水擎舟,走遍茫茫禹画州。胡蝶梦魂常是客,芭蕉出身不由秋。早因食少妨高卧,晚忆茶甘作远游。龙焙一尝端可去,无意更加荔枝留。



诗人于淳熙六年六月在建安任上写下这首诗。陆游是“(淳熙五年)秋抵杭州,入朝见孝宗后,赴福建提举任。……冬日赴闽任,……抵建安(今建阮)任所,……”陆游这次是提举福建路常平茶事,简称“茶使”。这个职位为陆游创作丰硕的茶诗缔造了得天独厚的前提。作为朝廷录用的茶官,陆游要监造贡茶,这天然少不了品味新茶,故有品味“龙焙”的机遇,而“无意更加荔枝留”句则是用来凸起“龙焙”味道之与众分歧。荔枝是福建的特产,味道鲜美,那时大诗人苏轼就有“口淡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人”的欲望,这里却以建茶压服荔枝,可见龙焙茶之味极美。



“龙焙”也常在宋人诗作中呈现,比方:蔡襄《和杜相公谢寄茶》中有“破春龙焙走新茶”,丁谓《以诗送宣赐进奉红绢封龙字茶与琏禅师》有“密缄龙焙火前春”,黄庭坚《戏答荆州王充道烹茶四首》云“龙焙春风鱼眼汤”,梅尧臣《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漠寄茶》云“皇帝岁尝龙焙茶”,杨万里《督诸军求盗梅州,宿曹溪,呈叶景伯、陈守正溥禅师》中“今宵雪乳分龙焙”等等。



“龙焙”又称“官焙”(蔡修《铁围山丛谈》卷六),从宋太宗承平兴国年间起头设立官焙,专门采摘建茶,建造龙凤贡茶。陆游的茶诗中也常有“官焙”的记叙,如《秋兴》一诗,诗云:天遣幽人尽放狂,醉眠无复客为妨。墨蛟匕下刻藤滑,苍璧碾成官焙香。老境虽深身更健,清秋欲半日犹长。闭门莫道都无事,又了移花一段忙。此诗作于山阴,陆游那时已入毫奎之年,可是诗中依然十分健谈,活气充分,如诗人本身所言:老境“身更健”、“尽放狂”。“官焙”在宋诗中也是常常呈现,比方:葛立方《送伴回至平江舟中与元览试茶》“骑火已惊官焙早”,黄庭坚《博士王扬体碾密云龙同事十三人xxxxx饮之戏作》“注汤官焙香出笼”,王炎《次韵韩毅伯谢人惠茶》“官焙初香春未雷”等等。
收藏
收藏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会员登陆
快到碗里来O(∩_∩)O嗯!
排行榜
d=====( ̄▽ ̄*)b

本站不提供任何视听上传服务,所有内容均来自视频分享站点所提供的公开引用资源。 Copyright © 2015-2022   广西同城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 版权所有 
桂ICP备14005441号-8 |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:桂网文(2021)2021-11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