恋爱

    今日:0| 主题:1968
收藏本版
发表新帖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入秋需防温燥(中医养生)

[复制链接]

7153

主题

7153

帖子

2万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21509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whargwox 发表于 2022-9-27 07:25:50
63 0
金风抽丰舒爽,比拟酷热的炎天和严寒的冬季,秋日是一个舒适合人的季候。但“燥”作为秋日的主气,随时可能侵监犯体。

燥邪常见于@秋%HGv4K%天或天%43Rnt%气@干燥的情况中。初秋,暑气未散,温热犹在,燥邪与温热之气相合,表示为温燥;时至暮秋,冬日邻近,冷气渐起,燥邪与寒邪相连系,又会表示为凉燥。

温燥因与温热之邪相合,极易伤人津液。一旦侵监犯体,临床表示为口鼻干燥,干咳少痰,气逆而喘,咽干喜饮,外相不荣等阴津耗费不足之象,乃至可以伤及血络,呈现咳血、肢体痿废等危重症。

中医针对燥邪犯肺,一方面要“润”,即弥补津液,滋阴润肺,经常使用的中药如沙参、麦冬、天冬、梨皮、银耳等;另外一方面还要“宣”,即宣通气机,宣散邪气,经常使用中药包含紫苏叶、桑叶、桔梗、枳壳、前胡等,此外还多共同陈皮、苦杏仁等降气化痰之品。从预防角度来讲,在秋天到临之时,可以得当食用银耳、蜂蜜、莲藕、秋梨等滋阴润肺之品,以养阴生津,防燥邪犯肺。此外,还要顾护脾胃,食用怀山药等肺脾同补的食品,以培土生金。
收藏
收藏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会员登陆
快到碗里来O(∩_∩)O嗯!
排行榜
d=====( ̄▽ ̄*)b

本站不提供任何视听上传服务,所有内容均来自视频分享站点所提供的公开引用资源。 Copyright © 2015-2022   广西同城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 版权所有 
桂ICP备14005441号-8 |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:桂网文(2021)2021-110号